通航要发展 空域是关键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即为满足低空飞行需要,国家在低空空域管理方面,进一步采取的完善相关管理法规、加强监控手段和评估监督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以及下一步的空域改革的工作部署会是哪些?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副主任蔡军先生就此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拉开了充分开发低空资源、促进通航发展的序幕。五年多来,先后实施了改革试点、两大区、七小区的扩大试点,涉及全国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约33%的低空空域由过去的全域管制调整为管制、监视、报告三类不同属性的管理。蔡主任总结了这五年来的具体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国家空管委坚决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战略部署,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列为空管“十二五”重点推进,制定贯彻并落实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措施,总结经验,深化改革,研究部署全国低空空域改革的任务。
二是积极探索,组织实施低空空域的分类管理,目前我国已经有约1/3的低空空域按照三类不同属性实施分类管理,实行了有序放开、管放结合的差异化管理模式,有效缓解管制员工的工作强度,建立低空空域使用转换机制,根据飞行情况和通航用户的需求,建立三类临时转换程序,临时释放资源。此外有的试点地区,根据情况进一步盘活低空空域资源。
三是完善低空空域法规标准体系,大力推进航空法的立法,根据改革配套需求,相继研究拟制了低空空域使用规定等四个法规性的文件,现在有的正在报批当中,有的正在完善起草当中。
四是综合实策。低空监视方面,应用技术科学规划建设地面站,通航服务保障的终端设施建设,通航空管信息站方面,建立了四个通航空管信息服务站,其中海南通航空管服务站累计不间断运行719天。在专业人员培训方面,对四个信息服务站和40名通航服务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
五是加强管控,各级各部门始终把防控违规飞行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加强正面引导,把安全发展的理念传递到神经末梢,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六是需求牵引,在改革试点中,地方政府和军民航部门把握发展需求,目前,重庆市初步形成了全产业发展链,海南省整体推进低空改革服务保障体系和制度机制的建设,沈阳市积极推进建设,宁波市在舟山群岛积极发展海岛特色旅游,特别是西安市大力推进陕西航空高技术发展,已经连续三届成功举办了通航大会,希望这些举措都能推动通航的发展。
在低空改革政策的引领下,截至目前,中国共有航空企业268家,在册通用航空器达2210架,通航产业作用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015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低空空域管理即将全面进入深化阶段。蔡主任介绍道,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改革和通航发展提供支撑,空管委的工作主要围绕着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是统筹协调,加强组织领导。一方面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任务的统筹,工作的指导和军地协调,密切与各省市自治区政府的密切配合,将各方利益诉求和责任义务放在同一平台,同一张蓝图上。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作用,提出切合实际的通航发展的规划和低空空域使用的需求,积极参与。
二是明确标准,精细化管理空域资源,精细化管理是解决空域安全的有效途径,总的想法是该管的管住,该放的放开,明确空域划设标准,管制,监视报告空域怎么划设等等都需要一个明确的标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灵活划设,明确空域准入标准,通航飞行要使用三类不同的空域,其准入的条件有明显的区分,管制空域对机载设备,飞行员水平要求较严。明确申请和报备的时限,针对不同情况对申请有所区分,空域管制程度越低,提出申请的时间越短,同样管制空域飞行,区域位置不同,申请批复所需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三是简政放权,提高空域运行效率。在受理途径上,归口办理,归口实施,通航用户只需在一家申请即可;在审批权限上,使用及涉及使用的计划,仅需民航提供空管服务保障;在空域灵活使用上,实施重点保障动态管理,灵活保障,可临时调整三类空域的划分。四是多措并举,维护好空中飞行秩序,目前以黑飞为典型代表的违规飞行对地面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蔡主任强调,发展通航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研发、制造、使用、运维和保障等诸多领域,需要各级各部门各系统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空管部门作为国家空域的管理者,通过率先实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只是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他也呼吁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共同实现大家的蓝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