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监管尺度一直受到业界瞩目,放手容易事故频发,过紧则不利于产业发展。1月22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消息,在通用航空监管专项督查问题整改情况汇报会上,民航局副局长李健指出,2017年民航局进行通航监管专项督查取得良好效果,问题整改推进有序,但监管过严也是通航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他进一步提出,民航局对通航企业的管理,应推进简政放权,以放为主,加强顶层设计,破除通航发展的制度束缚。
据悉,2017年民航局专门组织了3个督察组,对全国通用航空监管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针对督查发现的182个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截至今年1月18日,已完成整改66个问题。并且就问题整改中需要协调的事项和下一步工作规划进行了研究部署。李健强调,民航局要持续改进通用航空监管工作,既要监督又不能过度监管。通过扩大通用航空监管改革试点,找出目前通航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推动解决。
对于监管过严的情况,记者从多家通航企业处了解到,由于通航企业目前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市场本身的压力较大,民航局相关政策虽然放缓了对通用航空产业的限制,但是依然存在审批过程复杂、监管力度过大等问题,尤其是在安全监管方面,民航局密集发布通航企业信息考核评分报告,使得本就滞后的通航企业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
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近几年来,我国通航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未及时上报不安全信息、涉嫌超范围经营、涉嫌超时运行以及违反《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等问题在通航企业中还是屡见不鲜。可以说,安全问题一直是通航企业的一大痛点。此前,包括石家庄爱飞客航空俱乐部有限公司、重庆渝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国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30多家通航企业因违规行为遭到民航局处罚。
针对监管的尺度问题,北京商务航空协会副秘书长诸葛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所谓的严格,是指从规章制度方面进行严格限制,但现在民航局已经开始着手调整审批许可制度。他进一步解释,在通航产业发展中,安全规范是最为重要的监管要素。“不能说严就限制了通航的发展,而是随着通航的发展,民航局的相关规范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当然,未来通航的规范还会以安全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