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日,国航CA1918航班机组在四川绵阳机场32号跑道方向上空发现一架发光飞行器,疑似无人机,机场方面经2个多小时排查、确定该区域净空无障碍物后,才恢复正常起降,当天进港的3个航班备降成都、重庆,出港的5个航班延误。2月3日,深圳机场有3个航班机组同时报告,在起飞/落地过程中发现不明升空物,威胁飞行安全。2月5日,昆明长水机场发生2起无人机闯入机场净空保护区事件,无人机直接飞入了长水机场的跑道区域。而在2日、3日两天内,长水机场竟发生4起无人机非法飞行事件。
无人机自从崛起以来,“黑飞”俩字似乎就一直常伴左右,几乎成为了无人机发展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且随着无人机的发展,黑飞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全球普遍性的问题。而在中国,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时规定》,操作的无人机飞出视距超过距离500米或高度120米,或重量大于7公斤以上的无人机,就必须先取得驾照的标准来看。目前中国的有证飞手加起来不到一万人,50%以上的无人机处于黑飞状态。甚至网上开始有不少“黑飞”将会毁掉无人机行业的说法出现。无人机黑飞问题如此严重,那么治理“黑飞”问题就迫在眉睫,但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政府颁布几套法令便能功德圆满的事情,那究竟该如何治理呢?在谈治理之前,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什么是黑飞?
究竟什么是无人机“黑飞”?
简单来说,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使用飞行器的就都是黑飞。在中国,低空飞行活动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法律规定,向飞行管制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根据民航局的规定,目前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共分为三类。第一类,重量小于等于7公斤的微型无人机,飞行范围在视距内半径500米、相对高度低于120米范围内的,无须证照管理;第二类,在视距内运行的空机重量大于7公斤的无人机、在隔离空域内超视距运行的所有无人机,以及在融合空域内运行的重量小于等于116公斤的无人机都须纳入行业管理;第三类,在融合空域运行的大于116公斤的无人机则必须全部纳入民航局管理。
申请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所从事的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相适应、符合保证飞行安全要求、具有国籍登记证和适航证的民用航空器;
(二)有依法取得执照的航空人员;
(三)有可使用的机场、空域和地面保障的设施设备;
(四)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对于使用民航规章《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中规定的超轻型飞行器的,不要求其具有国籍登记证和适航证,航空人员也无执照要求。然而,除了这些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还有其他一些我们直接从道德层面进行判断的黑飞情况。
监管的不易与缺失
人们往往在问题出现之后对政府监管产生一些苛责,无人机“黑飞”问题也是如此。人们在探讨“黑飞”治理的问题之时,往往会将“黑飞”问题归咎于政府监管不力,所提出的解决办法也是各种呼吁政府加强监管,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政府过于苛责。
无人机行业,尤其是民用无人机行业是一个新近崛起的新兴行业,而新兴行业的发展通常都需要经历“野蛮生长”阶段,从个人到行业,到政府,大家都没有经历过这个全新行业的发展,所以根本没有经验可以学习和参考。更何况政策法规的制定本就是严肃而慎重的,这往往也导致政策法规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政策法规的天然属性,也是一个成熟的国家体制必备的,所以无人机“黑飞”现象频繁并不全是政府监管惹的祸。
但是,虽说不全是政府监管惹的祸,但政府也不可能全部没有责任。我们先来看一个新闻:1月15日17时左右,市民袁某使用大疆无人机在萧山区新街镇距机场约8.5公里处升空拍摄日落。该无人机升空至高度450米,拍摄了多个空中画面,其中包含多架途经的民航客机,空中拍摄过程约10分钟。事后,袁某截取了8秒视频上传至飞友QQ群,并被网友转载。在这件事件过后,民航局并未有大的动作,而公安部却在第一时间发布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其中的第46条法规在行业掀起渲染大波:违反国家规定,低空飞行无人机最高将处15日拘留。
一个“国家规定”的模糊概念便给袁某给定了性,判了刑,事实上是,国家连明确公开的空域等级都没有划分,排开此事件中的机场不讲,很多无人机飞手根本不知道哪里是安全飞行区域,哪里又是禁飞区域。
综上所述,如果把无人机“黑飞”问题的治理都寄希望于政府监管,且不说政府监管具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政府是否作为也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因此,把所有问题都寄希望于政府是一个极其天真和不负责任的想法。
无人机“黑飞”治理宜疏不宜堵且需多管齐下
无人机事业的发展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无人机黑飞问题的治理也就应当宜疏不宜堵。虽然我们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政府监管上,但是,无疑政府监管是治理黑飞问题的重要力量,而且是最为重要的力量。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尽快完善,并严格执行,做到无人机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黑飞问题。
除此之外,行业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中国从事无人机行业的企业有100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有160家左右。2月7日,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中国无人机竞速联盟联合市公安局特种行业管理处、深圳市机场公安分局就“机场空域飞行器管控技术”举行研讨会,众多无人机企业参与了本次会议。部分无人机企业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当前各自管理已出售的无人机的办法。在黑飞问题的治理上行业和企业可以做到很多政府不一定能做到的事,只有行业企业秉着行业长久发展的理念,对黑飞问题进行严格治理才能使无人机行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第三个就是无人机飞手的培训与教育。如同其他类别民用航空驾驶员一样,无人机驾驶员也需要具备专业的飞行知识和操纵技能。而且这些无人机驾驶执照要经过严格的实名监管,在源头上就对无人机飞手的相关飞行和常识进行培训,坚决禁止小白飞行员的出现。
除了以上提出的几点,还有对无人机飞手道德观念的强化、对于无人机知识的强化、反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等等。
总结
随着无人机的发展,无人机黑飞的问题屡禁不止,还愈演愈烈,成了无人机发展不得不面对的巨大阴影。但是虽然部分人对于解决无人机“黑飞”问题的欲望非常强烈,但想出来的方法却往往不得章法,只是一味地把过归咎于政府监管,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政府监管一方的责任,也不是政府监管能独自背得起的,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解决无人机的黑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