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这是承载一个落后民族奋力发展高科技历史的有价证券。看着在上面飞翔的飞机,特别是在券的右上角和左下角分别印制的“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两句口号,仿佛回到了上世纪烽火连天的救国年代。
这是承载一个落后民族奋力发展高科技历史的有价证券。看着在上面飞翔的飞机,特别是在券的右上角和左下角分别印制的“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两句口号,仿佛回到了上世纪烽火连天的救国年代。
东北人老徐,长相不似他的名字“徐铁钢”那般坚硬。人家是一副憨厚的面孔,整天笑呵呵的。我常说,做生意必须是他这个长相,如果长得太精明,买主会远远地绕着走。
老徐当年只身来北京,鬼使神差般地就干上了倒腾纸品史料这一行,十多年下来,有了一批令人眼红的收藏。
因为了解一些航空史,我常混迹于纸品收藏界,意图能搜罗到一些与航空有关的史料。所有搞收藏的人都永远处于资金与藏品之间的恒定矛盾之中,就像酒鬼需要用仅有的一条裤子来换一瓶酒一样纠结。我有时想是不是不幸才认识了他,让我破费了不少。
一天他告诉我,找到一张“航空救国券”,问我要不要。虽然价格不菲,但我怀着一种仅次于摇号中了北京汽车指标的欣喜心情答应下来,这张“航空救国券”到手了。
这是一张有半本书大小的兰色硬钞,品相很棒,面值五美金。上部中印有“航空救国券”几个大字,中间有一架机翼上印有中华民国国徽的飞机,下部印有“中华民国三十年印”字样。在飞机两侧的下方,分别署有财政部长孔祥熙和次长金鸿钧、顾翊群的签名。背部印有“航空救国券发行简章”,计有6条,主要是此券发行目的是办理航空募款购机和推进航空教育;总发行额500万美金;券面分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共四种;战事结束后由财政部在国库收入项下分五年偿还。
这是承载一个落后民族奋力发展高科技历史的有价证券。看着在上面飞翔的飞机,特别是在券的右上角和左下角分别印制的“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两句口号,仿佛回到了上世纪烽火连天的救国年代。“航空救国”这句伟大的口号,自冯如首创提出,孙中山先生1923年在广州飞机修理厂题写后,就与“科学救国”、“实业救国”一道,成为这个积贫积弱民族的三大救亡口号之一,从而鼓舞了大批仁人志士投身航空、“血荐轩辕”。我国杰出的发动机专家吴大观参与撰写的、厚厚的一册《航空救国》(台湾吴氏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几十位参与者回忆了当年我国在黔西北的乌鸦洞为发展航空发动机所作的努力。每次点灯读这本书,都会溘然泪下,用艰苦卓绝、永存后世来形容,当不为过。
这张“航空救国券”,同时见证了中国人万众一心抗倭寇的气慨。它面向海外华侨发行,总金额500万美金,这个数额在当时是巨大的。此券照券面十足发行,不搞任何优惠;没有利息,按简章短则五年,长则十年才能还本。也就是说,此券发行的1941年,正是日寇嚣张、战事胶着、抗战最为艰苦的年代,战争前景、打到何年并不明朗。事实上当时许多华侨是抱着“虽不能捐躯杀敌,当散财抑寇”之精神来买这个券的。这从前些年报道的广东恩平(华侨之乡)一个郑姓男子找到其祖辈留下了20张“航空救国券”一事中就可以看出——他们买下了就没有想再去兑付!
说起与“航空救国券”,我还真有一段渊源。大约十年前,一个星期天,我与夫人去逛潘家园,在二楼的一个小铺里发现了一组3张“航空救国奖券”,三种颜色,比此券大有一倍,图案与此券大体相同,但“航空救国”几个字是孙中山的手书,三种颜色,印刷粗陋。这是上世纪30年代末,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发行的奖券,用于发展航空,每月发行300万元,按月开奖。当时一问,要价一万五,夫人面露怒色,遂作罢。回来后碾转反侧,说服夫人,下周再去,提价至两万五,奈再次茶饮不畅,与夫人极尽说服之能事,过一段再去,小铺已歇业已。
惜哉!承载那一段历史的“航空救国奖券”!
此后,再未见到(包括网上)甚至听说过有此“航空救国奖券”一说。
看史料,零星记载有这些奖券部分收入用于了建设中国最早的航空发动机厂——位于贵州大山深处的“大定航空发动机公司”(对外称“云发贸易公司”)。
怎么来衡量“航空救国券”的价值呢?它已成为集钞界的一个热门,开始有的一张只卖几百元。前些年保利、嘉德等公司曾拍卖过它,我看有的曾拍得超过上万元。
我与“航空救国券”的渊源,顺便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投资不能听夫人的(夫人任职银行副行长以上的除外);
二是如果发现好的物件,包括心仪的男女朋友,一定不能考虑是否物有所值,更不能反复询价,必须得是不惜血本、当场搞定、一把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