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研制任务的大幅增加和新研产品的快速迭代,来自高精尖设备和一波接一波技术难题的挑战明显增多。“有难度才能得到磨炼”,牛雪平就是这样对待压力的。他精益求精,胆大心细;他善于创新,勇于挑战;他乐于从经验中汲取营养,创造加工思路,优化加工程序,尤其对五轴加工中心情有独钟。一个个令人望而却步的难题相继攻克、一件件近乎完美的产品高效完成,无不凸显这位匠人满满的自信、精湛的技艺和对航空事业的拳拳之心。
汗水颗颗划过牛雪平的额头:“这家伙,单件毛坯成本就数十万,成品更贵重,技术难度又高,还急着交。”他一边说着,一边反复尝试每一个切削参数,顾不得周身的燥热,专注、严谨灌注全身,让人不忍打扰。
在该产品的研制中,主要承力关键件的加工是从未遇到的难题。加工全部需要五轴设备,航空材料是具有复合角度的倾斜型面,悬臂单面长度已达半米,去除率超过80%;材料不导磁,毛坯自重数百千克,却不能使用电磁铁吊装;机加过程中刀具磨损很快,加工成本高,零件的外形特征使其极易与刀具发生干涉。
一个个问题摆在面前,不拿下根本不可能保质保量交付。加工方法、切削参数、程序编制、加工策略、装夹定位、基准找正,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摸索、需要创新,每一个因素都会对零件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干!”牛雪平丝毫没有犹豫,一个字,鼓足了劲儿。
一个“干”字承载着他与时间赛跑的决心。他常常昼夜不休赶生产,对材料性能反复分析研究,结合零件结构特点,制定加工方案,优化加工程序,进行程序仿真模拟加工等一系列尝试。为了有效改善费刀、损刀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每一个切削参数都多次尝试,以至于他的徒弟都在说:“师父,你咋这么小心,凭你的五轴技术……”“关键点上,需要技能精湛,更需要严、慎、细、实。” 他应声道。最终,他和“战友们”成功解决了难题,加工效率提高了两倍,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率100%;刀具寿命也由原来的2小时提高到3小时,再到后来的7小时,极大降低了刀具成本。他一颗紧绷的心放下了,而在问题没解决那会儿,他根本睡不踏实,一睁眼,满脑子都在想该拿这活怎么办。
牛雪平把匠心毫不保留地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彰显了一名军工达人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创新活力,既有他对质量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更有他对航空装备的无限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