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其他商业模式一样,世界各国机场也在寻找提升运行效率和运营利润的方法。随着竞争日益加剧,合伙人以及股东开始转变经营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趋势。
世界范围内机场收入的平均40%来自非航收入。同航空收入相比,非航收入的营收能力逐年上升。难怪越来越多的机场开始进军580亿美元的非航收入产业,以提升机场的整体营收能力。(数据来源:2015年ACI机场经济报道)
非航收益流已成为机场整体收入一大重要来源。同航空收入相比,非航收入的净利润率更高,不仅使得机场的收入组合多样化,还可在经济低迷时期为机场收益提供额外的缓冲。
与其增加航空收入的指标压力,不如大力开发机场其他的收益来源,特别是机场零售、餐饮、不动产、广告、停车和租车方面。
上图为2014年机场非航收入来源比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非航收入的大头来自零售业,占到非航收入整体的28%。其次为停车方面,占整体的22%。而这两者总共占到非航收入的半壁江山。
此外,不动产收入占15%,租车占7%,餐饮占6%,广告业占3%,公共充电设施占3%。
在2016年3月于伦敦召开的ACI机场经济与金融会议上,国际机场协会总干事Angela Gittens这样说:“商业收入,或者称为非航收入,比如零售和停车等,能够提升机场收入来源的多样性,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为机场营收提供一种额外的缓冲。”
“机场营收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机场管理者不再仅仅为航空活动提供基础设施,而要把机场发展为灵活多变和高瞻远瞩的企业。”
面对机场运营模式的技术转变,机场也正将重心从严格意义上的航空层面,转向满足日益增长的非航服务需求。因为机场有其自身基础设施的良好条件,而且如今对机场的定位也允许其这样改革发展。
随着非航收益流日益增长,如何衡量、管理并影响非航收入业绩变得非常迫切,以确保多样化收入组合的持久性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