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产业垂直交易平台
直升机  飞机  无人机  通航  公务机  天天飞  航空  EAA  空姐  直升机、私照、商照 
 
当前位置: 首页 » 航空资讯 » 航空新闻 » 国家体育总局《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建航空俱乐部1000家

国家体育总局《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建航空俱乐部1000家

全部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10  来源:民航资源网  浏览次数:2021
核心提示: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航空运动产业是重要新兴体育项目产业之一,是以航空运动项目为载体,提供相关系列产品、服务和产业链的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目前我国正式开展的运动飞机、热气球、滑翔、飞机跳伞、轻小型无人驾


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航空运动产业是重要新兴体育项目产业之一,是以航空运动项目为载体,提供相关系列产品、服务和产业链的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目前我国正式开展的运动飞机、热气球、滑翔、飞机跳伞、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航空模型等六大类共26个运动项目,具有科技含量高,消费时尚性强,带动相关产业作用明显等特点。发展航空运动是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开发空域资源和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释放转型发展潜力、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6至2020年,为抢抓我国航空运动产业发展战略机遇,为普及和推广航空运动项目,加快航空运动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实施时限为“十三五”时期。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持续推进和航空运动规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航空运动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产业水平和规模取得较大提升,并日益在体育产业转型发展和经济社会总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产业基础日益坚实。我国已具备提供航空运动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经济条件,建成并命名航空飞行营地100家,航空运动俱乐部200家,航空运动开展地域和消费人群覆盖面不断扩大。二是产业管理不断规范。重点发展省市和地区建立低空飞行监视管理平台31个、移动式低空监视管理系统6部,配置终端设备500多部。截止2015年,我国已有约33%的低空空域改为按管制、监视、报告三类不同属性管理,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具有中国特色安全顺畅的融合运行模式正在形成。三是产业形态逐渐完备。航空运动产业已初步发展形成以服务业为引领,航空运动器材装备制造与销售、航空运动参与与竞赛表演、航空运动中介与培训等协调发展的业态体系,并呈现出尤其是与科技、旅游、教育、健康、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航空运动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体育项目产业以及大众航空运动消费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航空运动产业整体发展层次不高,结构不尽合理;航空运动基础设施和航空运动俱乐部数量少,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大众航空休闲运动意识不强,消费意识激发不够;航空运动管理职能交叉,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通用航空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和产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实施,我国航空运动消费需求将日益增长,并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航空运动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不断成熟,产业项目发展基础日渐夯实,航空运动产业必将面临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竞争力显著增强的重要发展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满足大众航空运动消费需求为中心,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夯实航空运动产业基础为重点,培育和挖掘市场潜能,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升航空运动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推动航空运动项目和航空运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扩大消费需求、实现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和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安全是航空运动发展的生命线。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深化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安全主体责任制、监管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完善监管设施,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公众安全。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改革对航空运动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力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做好行业规范和安全监管,加强航空运动产业规划、政策、标准引导,破解社会力量参与航空运动产业的体制机制障碍。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类航空运动市场主体在产业各主要环节创新理念和模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激发和更好满足航空运动消费需求。

——坚持开放互动。统筹国内国际资源,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中谋发展。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军民互动,推动航空运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遵循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律,统筹航空运动产业与全民健身、通用航空产业协调发展,推进航空运动与科技、通航、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初步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航空运动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安全规范、管理有效、广泛参与、军民融合的航空运动产业发展格局;航空运动市场发展更加规范,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整体产业经济规模达到2000亿元;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体制机制活力进一步增强,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备,标准体系科学完善,监管机制规范高效;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建立航空飞行营地2000个、各类航空运动俱乐部1000家,参与航空运动消费人群达到2000万人;产业质量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航空运动得到实质性推进,航空运动器材和运动类航空器的研发制造水平和自主化率明显提升,航空运动职业技术培训初具规模,形成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航空运动品牌赛事活动,。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航空运动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航空运动基础设施网络。加强航空飞行营地建设,充分利用航空飞行营地本场空域资源,协调规划航空飞行营地间低空目视飞行航线,满足航空体育竞赛表演等需求。科学规划航空运动的空间布局,探索航空飞行营地与学校体育场、重要体育产业基地、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融合发展。鼓励航空飞行营地与住宅、文化、娱乐、旅游景区等综合开发,打造航空运动服务综合体。加强航空飞行营地区域协作,协调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资源禀赋区域的各类航空飞行营地建设。

专栏1 推进航空飞行营地建设

航空飞行营地是指在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统一指导、规划下,面对大众提供因地制宜的航空体育产品和服务而设置的场所,包括向大众航空运动开放并被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命名的通用机场。引导发展航空飞行营地建设,严格按照《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和《航空飞行营地及设施标准》要求,依据《中国航空运动协会航空飞行营地申请办法》,组织考察评估。接受航空飞行营地命名的通用机场,须按照民航相关要求进行管理。

对通过审核的营地,按照等级评价标准进行星级分类,形成“金字塔式”的航空运动基础设施体系。到2020年,建成各类航空飞行营地2000个,五星级、四星级、三星及以下级别航空飞行营地分别占建成总数的1%、29%和70%,四星级以上航空飞行营地基本覆盖国内经济发达的主要城市和地区。

加强特色航空运动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区域独特陆地和空域资源,推进重点航空飞行营地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军民航资源融合发展模式。依据有关规划,支持和引导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区等根据自身特点,建设特色航空飞行营地等航空运动设施。

(二)完善航空运动赛事体系

优化航空运动赛事活动格局。扩大与国际航空运动组织的合作,积极引进各类国际顶级航空运动赛事和活动。举办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建立以航空运动为主的世界航空飞行器集散地,促进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各类航空运动展会。广泛开展群众性航空运动活动,做大做强现有特色航空运动竞赛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的优秀航空运动品牌赛事活动。

专栏2 举办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

2017年起,与国际航联共同打造包含赛事、展览、飞行表演、飞行体验、论坛、教育与娱乐、博物馆参观游览以及其他特色活动于一体的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并延伸成为常态化航空运动活动。将大会的举办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树立航空运动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典范,形成可复制的中国飞行者大会品牌模式。

专栏3 打造国家级无人驾驶航空器展会

结合国家体育总局相关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职能和国家级相关展会资源,打造集展览、贸易、销售、体验为一体的中国无人驾驶航空器行业品牌展会,衔接无人驾驶航空器设计、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促进专业院校无人驾驶航空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激发行业发展的活力及创新能力。

打造航空运动俱乐部赛事品牌。激发航空运动各项目俱乐部活力,完善俱乐部竞赛结构,扩大竞赛规模,增加竞赛种类,逐步形成赛制稳定、等级分明、衔接有序、遍及城乡的俱乐部竞赛格局。与地方休闲旅游资源深度结合,完善极具地方特色的航空运动俱乐部联赛体系。

建立航空运动职业技能大赛体系。打造以基本驾驶技能、飞行作业、自选项目等内容组成的通用航空职业技能大赛和无人驾驶航空器职业技能大赛,发挥航空技能赛事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评价功能,推进航空运动赛事体系与航空运动人才评价机制结合。

专栏4 推进航空运动职业技能大赛与人才评价结合

通过航空运动职业技能大赛体系,选拔飞行技术水平高、综合能力强、能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飞行员和飞行团队,建立未来通用航空及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飞行技术人员评级制度和评价体系。探索建立航空运动飞行员、通用航空作业飞行员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员职业“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研究制定符合航空运动人才成长规律的有关专业评审标准和考核体系。

(三)培育多元化航空运动市场主体

支持航空运动企业发展。鼓励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航空运动制造和服务类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制造类企业通过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向服务业延伸,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支持中小微航空运动企业、经营性航空运动俱乐部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鼓励航空运动领域创业创新,营造航空运动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加强航空运动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航空运动社会组织在营造航空运动氛围、组织航空运动活动、服务航空运动爱好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航空运动社会组织社会化运作,完善全国航空运动协会组织网络。鼓励航空运动俱乐部建设,支持满足事业发展需要的非营利性俱乐部实体发展,完善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对航空运动项目发展进行微观管理。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航空运动公共职能。

(四)提升航空运动产业发展水平

发展重点业态。推动航空运动器材装备制造、竞赛表演、休闲体验、运动培训等重点领域发展,构建以满足和引领大众消费需求为主要目标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着力提升航空运动器材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支持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航空运动器材装备的研制应用。提高国内航空运动竞赛表演水平,加快特技飞行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航空运动竞赛表演项目落地航空飞行营地进程。加大航空运动休闲体验基地和项目建设力度,丰富大众航空运动参与体验。大力发展航空运动培训市场,推动专业航空运动培训机构与航空飞行营地的融合发展。

专栏5 提升航空运动器材装备制造水平

完善航空运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引导产学研按照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协同合作,推进军民航相关技术转移转化。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提高航空运动器材装备的技术引进和本土化水平。结合传统制造业转型,引导企业进军航空运动装备制造领域,按照适航审定的标准和法规开展设计制造工作。鼓励器材装备制造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形成全产业链优势。鼓励器材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研发适合服务航空运动的低空空域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服务需求的核心装备。鼓励新型、可穿戴、融合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航空运动器材和运动类航空器研发。根据不同人群需要,研发多样化、适应性的航空运动器材装备。加强器材装备制造企业品牌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航空运动行业标准制定。

完善产业布局。打造区域航空运动飞行网络重要节点,在条件成熟的城市或地区初步形成“200公里航空运动飞行圈”布局。推进区域航空运动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航空运动产业圈发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和资源,打造航空运动集聚区和产业带。

加强示范引领。结合区域航空运动飞行网络重要节点、“200公里航空运动飞行圈”布局和各级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开展航空运动系列示范活动。发挥航空运动竞赛表演与地方旅游资源高度融合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一批航空运动旅游示范基地。拓宽航空运动服务贸易领域,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开展航空运动产业政策创新试点,培育一批以航空运动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

促进融合发展。促进航空运动与科技、旅游、教育、健康、文化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航空运动旅游,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扩展航空运动旅游项目,鼓励国内旅行社结合航空竞赛表演活动设计开发旅游项目和路线。扩大航空运动应用范围,发挥航空运动在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公共事务领域的作用,完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提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推动“互联网”+航空运动。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航空运动服务,提升设施预定、运动指导、交流互动、赛事参与、器材装备定制等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在线航空运动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航空运动产业新生态圈。

专栏6 搭建智能航空体育消费服务平台

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航空运动的线上沟通、交易、宣传以及赛事、培训、体验等活动的相关信息发布平台,同时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行业动态管理系统,包括飞行器、航空运动俱乐部、飞行员、教员及相关专业人员数据库。

(五)积极引导航空运动消费

扩大消费群众基础,促进航空运动文化交流。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航空运动休闲活动,丰富节假日航空运动赛事展会供给,发挥航空运动赛事、飞行表演、飞行体验等的示范作用,激发群众航空运动消费需求。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传播技术,提高航空运动观赏性、参与性,增强消费粘性,提升航空运动消费水平。引导保险公司根据航空运动项目特点和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发相关场地责任保险、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第三方责任险。支持广播电视、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APP等多渠道宣传航空运动,普及航空运动知识。建设航空运动消费服务平台,畅通航空运动产品消费和服务,提升消费体验。

积极开展青少年航空运动。通过无人驾驶航空器(无人机、航空模型、航天模型)进课堂、推广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航空运动活动等多种形式,推进中小学校航空科技体育活动开展,培养青少年对于航模制作飞行等基本航空运动兴趣。鼓励学校与专业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加强青少年航空运动培训,培育青少年参与航空运动和养成航空运动消费习惯。

四、保障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依法履行好航空运动活动相关审批职能,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促进空域有序开放。完善政府在航空运动领域行业准入、安全监管等方面的管理服务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要求,研究制定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方案,推进各级航空运动协会改革,发挥其市场服务的主体作用。

(二)强化政策支持

切实落实现行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税费、价格、土地等政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合理安排航空运动产业发展用地,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体育设施用地,可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等待遇。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航空运动企业上市,加强债券市场对航空运动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对航空运动企业贷款的抵质押品种类和范围。

(三)完善安全监管体系

巩固发展航空体育空管建设成果,融合军民航监管资源,结合网络和移动设备定位技术创新航空体育空管手段,创新“主动监管”方式,探索将空管监视技术纳入器材制造及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安全信息警示,及时更新航空飞行营地及赛事活动举办地区的天气情况等信息,建立协调有序的航空体育空管运行机制,完善航空体育综合监管体系及各项工作制度。

(四)规范行业管理

完善航空运动产业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制定《航空运动竞赛活动管理条例》和各航空运动项目管理办法,规范航空运动经营体系和市场行为。加强航空运动产业统计工作,建立评价和监测机制。推进航空运动产业标准化建设,制定航空运动行业准入规则、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协调推动运动类航空器适航标准和审定程序完善,提高航空运动产业在市场主体、设施建设、服务提供、技能培训、人员资质、活动管理、器材装备等各方面标准化水平。加强航空运动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强化行业自律,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航空运动市场。在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防治环境污染,避开重要饮用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

(五)吸引社会投资

利用各地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等现有渠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航空运动产业。鼓励社会资本设立航空运动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建设运营航空运动设施。推动开展航空运动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示范。

(六)加强人才培养

鼓励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各类航空运动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专业应用型人才。探索航空运动培训业发展模式,结合高等院校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教育机构培训,拓展培训空间。完善航空运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和教材编写。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航空运动场所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加快引进高素质航空运动产业人才。加强航空运动人才培育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专栏7 推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

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职业教育资源,按照“政府统筹、行业共建、企业参与、学院执掌”的原则,力争合作建成7至10所以航空运动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术学院,并在有条件的地方职业院校开设航空运动相关专业。至2020年,实现每所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规模达到5000人。

(七)强化组织领导

紧抓关键发展机遇,将发展航空运动产业纳入政府议事日程议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编制适合本地区的航空运动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创建多部门部级联动协调机制,强化航空运动各项目发展的组织保障机制,及时分析解决航空运动产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落实税收、土地、民航、旅游等相关政策惠及航空运动产业。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明确本地区航空运动产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健全规划实施的督查落实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更多通航资讯,请上天天飞通航产业平台cn.ttfly.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内容为本网站原创或网络转载,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转载文章已注明出处,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同类航空资讯:   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天天飞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航空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天天飞 | 联系我们 | 知识产权 | 著作权与商标说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粤ICP备16061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