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产业垂直交易平台
直升机  飞机  无人机  通航  公务机  天天飞  航空  EAA  空姐  直升机、私照、商照 
 
当前位置: 首页 » 航空资讯 » 航空新闻 » 无人机全民化可能只是幻想 那么它的出路在哪?

无人机全民化可能只是幻想 那么它的出路在哪?

全部评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01  来源:无人机之家  作者:天天飞007  浏览次数:1465
核心提示:无人机全民化可能只是幻想 那么它的出路在哪?

      我们对天空总有无限的热忱和遐想,渴望立足高空触及未知领域。多年之前很多人只是将纸飞机投向高处的孩子,纸飞机承载着对飞翔和天空的探索。如今,连接天空与地面的载体是代替人类飞翔的无人机,操纵飞翔成为人们搏击长空的另一种体验。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早已不是一种飞行娱乐,更作为一种新生产品努力融合至各个领域。据某机构数据,2015年,全球无人机大约销售58.7万架,其中军用无人机约占3%,民用无人机占97%。民用无人机销量中,专业级无人机销量约17.1万架,消费级无人机销量约39.9万架。

2011至2015五年时间,中国企业大疆创新在全球的销售额增加了近100倍,目前综合实力排名全球首位。而据长江证券预测,中国民用无人机2015年总产值约13.5亿元,到2020年大众消费类市场空间260亿元;专业发烧类市场空间40亿元;行业应用类市场空间815亿元,总体上至2020年行业产值将超过千亿。

关于无人机的各项眼花缭乱而又让人激动地数据,以及充满想象力的前景,早在一片狂热之中被反复提及了许多次。但是,抛开这些鲜亮的数据,从应用角度出发,无人机真的会如想象那般,全民普及,前景无限吗?

无人机将会让天空和马路一样不再安全可靠

早在2013年亚马逊已经尝试用遥控无人机运送小型包裹,京东布局村庄无人机送货也在之前引发热议,而热衷于开发“无人机送货”公司或者机构并不少,比如 Google、DHL、顺丰、中国邮政等等。但巨头们倾力宣扬的无人机快递会成为未来物流业的一把利器却让人质疑。

因为,即使无人机的各项技术达到成熟近乎完美的程度,企图将村庄无人机送快递的模式复制到物流更加集中的城市,并且大规模应用,所面临的问题都绝不是安全挑战那么简单。而这些挑战不仅仅局限于无人机快递方面。

事实上,无人机这种空中飞行产品,一旦在人群密集的区域发生“炸机”事件后果可想而知。而现实中已经有多起无人机伤人事件,连我们引以为傲的无人机巨头大疆,仅今年6月就发生了30多起事故,未来几年随着技术门槛降低、数量不断增长,与汽车事故一样,无人机极有可能会成为威胁公众安全的潜在隐患。

或许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后,无人机的技术,包括续航能力、避障、适应恶劣天气等,能达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并大大增强了无人机的安全性,但是,技术绝不会彻底杜绝隐患。因为任何一种产品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合格率,也没有一种技术能百分之百地检测出瑕疵品的存在。无人机的瑕疵很有可能在飞行过程中显现,在未来更加注重人身安全和自由的趋势下,坠机事故或者无人机犯罪一旦发生,很有可能会刺激受伤人士抗议无人机的使用,虽然可能没卵用,但天空会越来越让人没有安全感。

就像曾经的道路,在没有汽车之前是相对安全的,但现在,我们走在路上必须随时注意身边奔驰来往的车辆。现在的天空,虽然被雾霾阻挡了视线,但起码相对是安全的。而未来的天空,可能会让我们比走在马路上更加感觉不安,因为人类的肉眼根本无从辨别,隐藏在雾霾之中的危险无人机会什么时候出现在头顶。

所以,没有人能阻挡无人机的发展趋势,但是无人机也无法阻挡地面上的人由此产生的不安全感。

人为操控和犯罪是技术无法克服的不安定因素

安全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人为原因。而无人机飞行起码很长一段时间离不开人的操作。尤其对新手来讲,稍微操作不当就会引发坠机或者碰撞,而本身就怀有其他目的的操控者更是难以杜绝。或许未来会从操作员资格上稍加限制,但无人机所需要的专门操作员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是否需要一定的执照?如何杜绝无照操作?这些至今都没有一个系统的定论。

技术无罪,但技术的使用者我们却难以控制,利用无人机运毒甚至恐怖袭击的犯罪事实不是没有发生过。而如今,这正成为一种新的挑战。几年前,韩国曾担心朝鲜用无人机携带炸弹发动自杀式袭击。如今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美军就已经直面这种新威胁。更糟糕的是,美军当下暂时并没找到有效的应对手段。

一旦无人机达到普及的程度,使用这一工具犯罪会非常便利,因为无人机本身在空中就加剧了阻止犯罪的难度,再加上远距离操控和实时监控的缺乏,将会非常难确定犯罪嫌疑人和搜索犯罪证据。一些社会极端分子会利用无人机携带引爆器,即便是微量炸药也足以引发大规模伤人事件。而这种暴恐袭击,普通人甚至机构将很难分辨和预防,毕竟让普通人从地面识别空中众多的无人机那一架是危险的,并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些困难随之产生的问题也会让人非常纠结:当你觉得无人机威胁了自身安全,选择将在自己上方飞行的无人机击落会不会是一种违法犯罪?从法律上讲破坏他人私有财产即为非法,可是从人身自由和安全上讲,这算不算一种自卫保护?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是一场无休止且没有结局的战争,而道德的出现早已经不是人最初的形态。没人知道破坏欲和利己思想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形成,但不可否认,趋利避害是一切生物的本性。

涉及空域,控制和监管无人机的问题难度空前

而正因为技术无法消除隐患,所以控制和监管将成为必要的手段,但更为严肃的问题是,无人机涉及空域,军事用途非常广泛,而如何在空中监管,将导致无人机面临迷雾重重的未知前途。

比如一开始讲到的无人机送快递,它的实质是对低空空域的广泛使用,个别试验性运行尚无大碍,但是一旦电商准备大规模使用无人机运送快递,低空领域就会形成比较密集的交通流,届时如果没有管理,可以想象无人机会如蝗虫过境般席卷城市,撞机、坠机事件反而成为常态。而伪装的犯罪型无人机也可以混在其中,司机而动。

无人机大量普及后,管理难题将会让有关部门顾忌安全问题,甚至可能导致政府不会允许无人机大规模在城市上方无秩序飞行,一方面,数量、质量、次数等可能会建立硬性规定。而一旦限制,像目前鼓吹的非常热门的无人机快递等热门领域将会遭受重创。另一方面,可能比较开明的办法是建立无人机飞行的空中轨道。但是这种可行性又要涉及更复杂的技术考量和规划设计,能不能实现还是个未知数。

实际上,无论国内、国外,对此类飞行器上天,都未有相应的低空运输管制政策体系出台,各国现在对无人机的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无人机快递在政策层面存在一定推广风险。在近日,瑞典法院就裁定,将带摄像头的无人机列入禁用名单,除非是为了调查犯罪案件或事故,否则像是婚礼、新闻等需要使用无人机的活动都要申请许可证。

虽然这一法规可以有效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但却严重打击了瑞典正在蓬勃发展的无人机市场。据统计,仅 2015 年瑞典就售出了 2 万多台无人机,其中有 1000 多台都用于商业目的。而在2014 年的时候他们还裁决摄像无人机合法可用。这恰恰说明对于无人机监管和控制让瑞典政府感到困难,所以才会摇摆不定,朝令夕改。

未来将诞生“无人机猎人”与黑市的“新生态”

“私”乃万恶之源,也是人之劣性的根本。基于此,面对一个远离所有者、没有监控、可触及的无人机时,具有强烈破坏欲的人、甚至拥有浓厚好奇心的熊孩子、时刻觉得无人机威胁自身安全、侵犯自我隐私的人,可能都会选择将无人机击落,这样的事情恐怕不是依赖技术和监管就能简单制止的。尤其是借由无人机牟取利益的人,本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心态,绝对会在这一有利可图的事情上使出浑身解数,机关算尽,而这类人也将会形成一个新的灰色职业:“无人机猎人”。

无人机猎人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借助具体工具抓捕无人机,低级一点的,使用一张网就可以将送快递的无人机在靠近窗边时将其收入囊中,高级的可以操控更先进的无人机,操控其抓捕小型无人机,机货两得。这些捕获技术会由于利益的刺激成熟的更快,往往使用者还没想好打击措施,猎人们就已准备好工具“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另一种猎人则是类似黑客的高科技犯罪者,他们可以侵入无人机控制系统,仅仅通过改变定位就可以不劳而获,当无人机板的“熊猫烧香”事件重演之后,后果将会被电脑被黑客控制更加可怕。更严重的是,控制系统一旦为无人机猎人中的极端分子所掌握,无数架无人机都会成为杀人的利器。

目前受无人机适用范围和数量的限制,还不足以产生无人机猎人这一职业,但未来若是尝试普及无人机送快递,就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这一新职业的诞生,不仅会使物流面临成本加剧的困境,耽误运送速度、损坏电商信誉。更会对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有着极大地冲击。

而一旦无人机猎人诞生,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黑色产业。为了谋取利益,捕获无人机后自然会想办法出售,无人机黑市便会应运而生。黑市可以将违法所得无人机进行系统格式化,以低价卖予消费者获取利润。甚至也会出现一种消费者,将锁定目标告知黑市,借猎人之手低价获取高档无人机。这三方可以形成一种新的交易圈,大大掠取无人机市场,届时造成损失的就不仅仅是电商和物流了,正规无人机市场的秩序将会严重混乱。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利己主义是绝大多数人行为和活动的出发点,仅仅有利可图一点就足以令人模糊利己和利他的界限,吸引众人前仆后继,无畏冒险。技术可以使产品性能渐趋完美,但是能挡住这些人的贪婪和欲望吗?

也许工业应用才是无人机未来的发展方向

技术、安全、人性和监管是共同作用于无人机的重要压力,不管哪一方面脱节都可能致使无人机消费市场减小,阻挡无人机自由飞翔。反而一些地广人稀的特定地域或者重大危险的特定情形之中,无人机能够代替人类更高效率的完成重任,这些就是工业级无人机的应用。

工业级无人机指的是针对企业、政府公共服务用的无人机,根据行业需求功能各有不同。与消费级无人机相比,它有两方面绝对优势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是延展性强,细分领域多,可发展市场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级无人机在农林植保、灾情监测、城市规划等方面多有用处,相反消费级无人机目前可以适用的领域就是航拍。农业植保是目前工业级无人机最大市场,据估计市场规模超百亿,按照中日年农药使用量进行测算,中国如果达到日本目前植保无人机的普及率和使用频次,年更新量约为 30,000 架,植保无人的机价格按 50 万元 / 架测算,年市场规模可达 150 亿元,其他领域的市场规模可见一斑。

二是适用领域威胁性低,政策风险小。美国FAA 6月21日出台了关于小型无人机的监管规定,规定小型无人机不得在人群上方或是操作者视距之外飞行,这就从政策上限制了无人机的商业用途。中国虽然还没有出台具体的行业规定,但根据美国政府的反应,可想而知,我国对无人机普及后长时间政策失语后,一旦发声将会是何种态度。

相反,我国在推进工业级无人机使用方面要积极得多。类似《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直升机、无人机和人工协同巡检模式试点工作方案》的工作方案持续出台,对农林植保无人机的政策贴补也在落实,这都源于工业级无人机技术门槛高、技术导向性强、威胁性小等因素。

目前来看,无人机机体本身作为载体,无论与任何行业的结合都要依赖于自身的性能,而续航能力、控制系统、数据传送等各方面都存在技术硬伤,与其争论遥远的未来,还不如选择好方向,围绕此切实的提高机体性能,待到规模应用时,占据市场的制高点。

虽然工业级无人机价格过高一直都为人诟病,但是按照市场规律,随着未来市场规模扩大,技术不断改进,企业间相互竞争,价格必然会有所下降,工业级无人机的性能也会逐渐完善,所以性价比不会是未来工业级无人机发展的障碍。不久的将来,无人机技术力量必将倾向到工业级应用方面。

总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无人机应用方面,消费级和工业级的选择在很长时间内,都会是创业者或者投资者的困惑,但任何一种新兴产品都很容易面临这种困境,而随着时代变革、意识转变又或者是新技术的产生,也许会催生无人机和某个领域的融合讫点,并由此开启新的篇章,让人大呼意想不到。而无人机当下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可能正是未来的变数和机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内容为本网站原创或网络转载,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转载文章已注明出处,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同类航空资讯:   无人机全民化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航空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天天飞 | 联系我们 | 知识产权 | 著作权与商标说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粤ICP备16061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