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深圳一条沿海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生十车连环相撞,一辆44名乘客旅游大巴的发生爆炸,浓烟滚滚,2名乘客被抛入海……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五市救援队伍紧急出动,陆海空全方位展开救援……
不要紧张,这扣人心弦的一幕正是“深莞惠河汕五市联合医疗救援演练”的现场。据悉,这是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五市首次举行联合演练,旨在提升五市跨区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联合医疗救援能力,构建五市海陆空立体医疗救援体系。
连环追尾爆炸,五市61人受伤
本次演练模拟了一个高速公路上连环追尾导致61人受伤的重大事故场景。
9月21日下午4时,深圳市某高速公路车辆川流不息,突然,一辆满载44名乘客的旅游大巴与前面一辆紧急刹车的小车剧烈碰撞后漏油并发生爆炸,瞬间浓烟滚滚,后面的一辆高速行驶的商务车由于反应不及失控,猛烈撞向了右边护栏,2名乘客因未带安全带被甩入海中,后面的十辆小车因来不及刹车导致严重的连环追尾。
本次事故中有61名伤员,伤员分别来自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周边五市,急需大量医疗救援力量。
深圳市卫计委接到120调度中心的报告后,根据现场搜救情况,立即启动了《深圳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Ⅱ级响应,紧急联系武警边防总医院到现场建立野战医院,并在请示省卫计委后请求了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四个城市派出应急医疗队到现场增援。
深莞惠河汕五地医疗队,以及深圳市公安交警局、特警支队警航大队、武警边防总医院,深圳海事局等单位共30余支队伍投入救援,共出动26辆救护车(深圳10辆、东莞、惠州各5辆、河源、汕尾各3辆)、武警边防总医院“野战医院”(30人、7辆车)、1架直升机、1辆指挥车、2艘救援船只、交警铁骑队等,模拟伤员61人,约230人参加演练。
演练科目涉及应急响应、指挥决策、联动救援、自救互救、海上搜救、空中救援、野战医院紧急救治、启动无忧避让、远程指挥、分级分流、院前院内衔接、信息报送等方面,是对五市联合医疗救援的一次全方位的检验。
市民自救,路上车辆无忧避让
事故发生后,一名小车司机立即向120报警,与此同时,部分轻伤员沉着冷静,组织大家自救和互救,他们相互搀扶、安慰,对呼叫不醒的伤员进行徒手心肺复苏、简单包扎、止血等急救措施。近年来,深圳市急救中心加强对市民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目前已有20多万人接受了培训。在关键时刻,这些日常的培训发挥了救命的作用。
事故中,由于有乘客坠海,120调度员紧急请求交警和海事部门协助进行海上搜救。相关部门出动了无人机航拍,将事故现场的画面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在深圳市急救中心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深圳市海事局搜救船的已经到达出事海面展开搜救。
而在救护车运送伤员的过程中,很多路上的车辆都自觉避让,让出一条条生命的“绿色通道”,这得益于深圳的“无忧避让”体系。2014年6月,深圳交警在全国率先对“120”网络100多台一线救护车安装行车记录仪,启动“无忧避让”救护车系统,对因避让救护车而产生的违章记录进行筛除,让车主免除违章被罚的担忧。对超过设定时间不避让的,则由民警依法予以处罚。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的统计显示,“无忧避让”系统使救护车行车时间平均缩短了2分钟,这2分钟在常人看来很短,但对急救病人却至关重要。
五市首次实现跨市联合作战
深圳是最大的口岸城市,人流、物流、车流大,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风险高,而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五市间交流活跃,建立顺畅高效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尤为重要。
此次演练中,五市卫生行政部门、急救机构组成了联合救援指挥体系,首次实现了跨市联合作战,建立新闻通讯制度、统一信息上报,保证了整个演练过程顺利开展。不过,此次演练也暴露出五市在联合救援方面的一些问题。深圳市卫计委副主任刘堃建议,五市今后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建立联系会议等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定期伦理举办联合医疗救援演练,并减少联合应急救援体系,深化交流和应急队伍的培训,提高突发事件的联合作战能力。
2016年,国家卫计委已启动陆海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建设,计划在未来五年初步建成。刘堃也表示,深圳正在加强现场卫生应急装备和医疗急救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空中转运、海上医疗急救、重大灾害综合救援能力,力争到2018年,建成区域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而以此次演练为开端,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五市也将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援交流合作,建立区域性立体医疗救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