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智能硬件产品中,无人机作为少数能形成稳定用户群体和社区文化的品类,其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仍值得不断深挖。但趋之若鹜、同质化产品的扎堆现象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市场的浮躁,可行性分析不足。
近年来,无人机的研制投入和采购需求都呈现爆发式的增长。预计在2016年-2024年,全球无人机系统市场价值合计将超过910亿美元。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将达到100亿美元。全球无人机需求2024年将增至11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7%。预计到2024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将占全球份额的14%(16亿美元)。
据了解,目前,全球最成熟的无人机应用有:航空摄影、边境巡逻、精准农业以及公共安全维护;最成熟的无人机技术有:通信系统、GPS、微处理器、发动机和传感器。通过对最新772项申请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申请者来自DJI(大疆),3D Robotics(3DR),Sense Fly,Yuneec和Trimble公司。
但今年,国内无人机厂商却不约而同地将迷你型作为主推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已推和计划今年推出“口袋无人机”的厂商就有七家,其中既包括大疆、昊翔、零度指控、腾讯与深圳零度等主流厂商,也有曼塔、零零无限、博瑞空间等创业品牌。迷你无人机热潮并不是空穴来风,已成为各无人机厂商的重要战略布局,产品的发布时间节点也十分集中。
可以预见,厂商们对于口袋无人机趋之若鹜的热情将有力推动市场的发酵。但冷静来看,在普通消费级无人机还未形成稳定市场需求时,一批小型化(意味着续航时间更短、抗风能力更弱)的冒出,其实用价值是否经得起推敲和论证?产品优势与不稳定性有哪些?价格居高不下的制约因素是什么?诸多问题极具探讨意义。
当然,迷你无人机并不完全是厂商们生搬硬造的产品。从市场需求与行业痛点来看,迷你型无人机仍是十分合理的,至少按照厂商的说法来说是这样。常见的说法是,“迷你无人机的出现,让无人机市场存在的几大痛点都得到了较好解决,包括便携性、安全性、易操控性等”。
但就现阶段迷你无人机的发展状况来看,两千元以上的价格仍将是制约迷你型无人机普及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高度集成化的结构导致了更高的成本,对于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另一方面,市场对于高价位的迷你型无人机接受程度与消费习惯形成仍需要时间观望。在众多智能硬件产品中,迷你无人机作为少数能形成稳定用户群体和社区文化的品类,其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仍值得不断深挖。但趋之若鹜、同质化产品的扎堆现象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市场的浮躁,可行性分析不足。根据今年的投资数据显示,资本市场对于无人机领域的热情明显减弱,这时需要一剂强心针重振投资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