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音棉是飞机舱体结构组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位置特殊,一面贴近飞机客舱结构,另一面贴近飞机客舱部件,如果把飞机舱体结构比喻成巧克力夹心饼干,那防音棉就是中间的巧克力夹心馅。
防音棉的形状复杂多变、不易分辨,给机械员带去不少烦恼。为了这些防音棉,机械员有时化身手艺人,修、补、砸,缝,样样精通,有时又摇身一变“拼图玩家”,挑战智慧和眼力,考验耐心和细心。
当旅客乘坐飞机出行时,是永远看不到防音棉身影的。它不够精致、端庄,永远躲在幕后,被外面时尚亮丽的装饰壁板包裹遮盖。虽说其貌不扬,但飞机上高规格的安全系数和舒适安静的客舱环境,它功不可没,它具有消音和阻燃两大性能,是飞机结构不可或缺的“独角儿”。
不速之客玻璃丝
吴非是Ameco北京基地防音棉团队的成员之一,他们的团队只有12个人,却肩负着整个四机位机库所有停场飞机的防音棉拆装、修理和检查。
在吴非眼中,防音棉拆装工作不算暗黑,难度不大,也不常遇到液力油等难缠问题,但它身上自带的“小碎屑”足以让机械员烦恼不已。
防音棉的外膜是由玻璃纤维制成,内部使用的棉花也带有玻璃丝,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细小玻璃纤维,飘落到机械员的衣服上、皮肤上,扎扎痒痒的,很难去掉,得做好工作防护才行。
防音棉工作单一而繁琐,且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由于它贴在飞机金属结构上,很容易粘到结构涂层的防腐剂或者钢索上的润滑油,为机械员的接近拆卸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防护措施不可少,口罩和手套常年备,但是夏天到来时,飞机上温度比较高,飞机舱内特别闷热,机械员需要全副武装,经常汗流浃背,十分辛苦。
吴非和同事们的防音棉拆装主要是为了配合不同飞机级别检修中的结构检查和飞机防腐工作。由于防音棉分布在飞机客舱、货舱及驾驶舱,所涉面积大,吴非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容易接近的位置,比如,小到波音737飞机的湿区地板下,空间狭窄,师傅们只能趴着干活儿,手还时不时会在飞机部件缝隙中操作;大到波音747飞机顶板,需要踩着梯子伸长胳膊,同时还要小心不碰到其它零部件。因此,防音棉团队的师傅们大多是像吴非这种精瘦苗条身型。
拼图游戏显智商
说来防音棉工作也算是一门手艺。它的形状千奇百怪,大小各异,根据客舱的位置不同,防音棉就像服装剪裁,在有的部位还要开各种“天窗”,其中主要是孔和搭扣的各种不同形状,这是为了给后续的客舱线路和管路恢复预留出卡座的安装位置。安装时,师傅们就像是在玩“拼图游戏”,需要将不同形状的图案拼凑在一起,一块一块地完美契合,最终筑成一个庞大的银灰色的客舱世界。
这种高智商的“拼图游戏”特点是数量繁多,且变化莫测。以一架波音747飞机D检为例,拆掉客货舱的防音棉至少需要5天时间,数量接近2000块,这些防音棉有的铺设在飞机货舱底部,长达4米,有的在客舱顶板,几乎覆盖半个舱体弧度。
吴非和同事们在“拼图”时也找到不少诀窍,他们在每块防音棉上都标记了暗号。在安装一块波音737飞机上的“拼图”时,吴非写上了暗号“压右4上”,“压”指的是湿区,即“压力舱”,“右4上”是指从右侧上部第一行数到第4块。这些暗号帮助吴非快速找到每块防音棉的位置,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当然,如果你若不懂这些暗号的含义,就等同于看天书一样。
手艺精巧秀技术
这些“拼图”不仅形状复杂难辨,它的保养换新也由吴非和同事亲手包办。所有拆下的防音棉会被打包送到车间,再由吴非和同事们逐一按舱分类,根据手册要求进行检查,如有破损、潮湿或粘上防腐剂,如果面积超过手册标准,就要筛选出来等待修补或换新。在分类检查后,吴非还要用干布为每一块防音棉擦去灰土和浮尘,进行清洁。
防音棉的换新方法有点像“裁缝”手艺活儿。更换一块波音737飞机破损的防音棉,吴非先按照手册要求制作防音棉的膜,他精确测量出尺寸,划出形状图形,裁剪膜的外边沿,再挑选棉花的件号,按手册要求称重,下料,最后送到缝纫工作室进行砸边。他说,现在这种防音棉缝纫砸边的方法只在波音737和747飞机保留,波音777和空客系列大部分机型都已采用热风封边方法。
车间里每位师傅都有剪裁的手艺,对各种形状的防音棉制作换新是手到擒来,游刃有余。据说这种手艺都是车间里的老师傅手把手教新徒弟,需要多架飞机的实战磨练,才能够自己独立接活儿。
防音棉的工序在整个飞机停场流程中也是夹在中间。飞机进场后的接近阶段,他们要等到所有客舱件拆卸后再开工。飞机出场前的恢复阶段,他们要打头阵,在客舱件恢复前完成安装,为后面工序做好铺垫。
拆的最晚,装的最早,名不见经传的防音棉工作隐藏在众多飞机维修工种中,渺小地常常被人忽略,却又是重要的一环,正是由于防音棉师傅默默地做着这些承上启下的工作,才推动着飞机大修客舱工作的稳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