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人机市场如黑暗森林
无人机项目层出不穷,方向五花八门。
功能上,有的打长续航牌、有的强调智能追踪如Skye和Lily、还有类似于口袋无人机的便携;形态上,有与VR/AR结合的,有在多旋翼之外探索直升机的,甚至还有载人的亿航184;模式上,有专做某行业解决方案的,还有玩儿低价亲民牌的。对于潜在对手,大疆的态度更多是“尊重和鼓励”。
大疆全球眼下5000员工中1500名是研发,并且这些研发是跨界的,除了无人机还有机器视觉等领域的高手。
大疆精灵4发布之后,汪滔说这是“至今为止我最满意的产品”,之所以如此满意是因为精灵4实现了其理想,而这个想法是7年前就有的。王帆表示:
“精灵4让无人机真正拥有了视觉,这是汪滔在精灵一代之前就有的理想。汪滔思考的是六七年之后的事情,毫不夸张地说,汪滔是全球无人机行业的头号战略家,他在过去做出了几十个选择,绝大多数是对的,才有了今天的大疆。”
开拓者与领先者的角色让大疆付出更多试错成本,无人机市场与手机等成熟市场不同,有许多不确定性,王帆这样解释大疆的角色:
“无人机行业就像在黑暗森林里,大疆举着火把走,踩空的就收回来,付出试错成本,其他玩家看到了,就做个标记再绕开。我们愿意带着大家一起玩儿,希望大家关注产品本身,用产品说话”。
2、挑战依然存在,大疆无法高枕无忧
至少从这些角度来看,大疆还有压力:
一是产品大众化任重道远。无人机平民化路线已开启,然而依然只是专业的工具和极客的玩具。如何让其成为大众的工具和玩具,是大疆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正如王帆所言,“如何说服爸妈等大众用户去买无人机,让无人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现在无人机产业的重点”。
二是无人机技术还有优化空间。眼下无人机看上去火了,市场化做得比无人车、人形机器人等产品都更成熟,然而其技术还有优化空间。比如可靠性等技术指标从99.9%做到99.99%,很难却很价值;再比如机器视觉的优化;还有类似于无人机物流这样的新型应用对技术的新要求。每一个技术进步都可能成为大疆被超越的弯道,大疆对此必然会保持警醒。
三是与各界沟通还需加强。政策是无人机市场的一大不确定性,如何与政府更好地沟通?还有与用户的沟通,如何避免用户误操作进而导致炸机?
那么,这家公司还会带来惊喜吗?让时间证明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