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飞首页 | |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登 录 注册
普通会员

内蒙古通航航空有限公司

主营:研发制造、航空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低空旅游是一时热度?还是发展大势?
新闻中心
低空旅游是一时热度?还是发展大势?
发布时间:2016-12-08        浏览次数:1008        返回列表
 近几年,我国各地低空旅游的热度快速升温,游客对低空观光游表现出的旺盛需求,让业界对中国低空旅游市场充满信心。不过,随着上海低空旅游航线因噪音问题被叫停,各地发展低空旅游的速度出现了放缓。那么,我国发展低空旅游,只是一时热度还是发展大势,市场规模如何,又会遇到哪些瓶颈?
低空旅游正在弥补我国通航发展的断层
  中国通航产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断裂期:原有的传统市场已经饱和,但新兴市场却尚未形成。低空旅游市场的兴起,正是弥合了我国通航产业的断层。
通用飞机依据其服务对象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种属性:生产工具属性(教学培训、农林工飞行等)、社会服务属性(公务飞行、短途航空运输、医疗救援)和消费属性(私人飞行、低空旅游等)。
  国外通用航空的发展一般都是从玩开始,先普及航空文化,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才是发展社会服务类市场和生产作业类市场。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局限在传统的工农业作业市场,社会服务市场和消费类市场没有得到重视。飞行量主要集中在执照培训(占69%),农林和工业航空(合占22%),这三种飞行体现的是通用飞机的生产工具属性;代表社会服务的公务航空仅为6%。
  而真正体现消费类市场的“其他”项仅为3%。在我国的消费类飞行与作业飞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断层。这种断层,导致了我国通航目前的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后继乏力,可发掘的空间小。
  通用航空市场结构失衡,亟待拓展消费类市场。低空旅游的兴起,是现有基础条件下消费市场的突破口。
  虽然当前我国通航发展的环境仍不完善,存在空域不亲民、机场未连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但在现有条件下,总有能支撑起发展的业务。低空旅游恰好是这个契合的消费类市场。
  同时,低空旅游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让人们从接触、认识到热爱通航,潜移默化地了解通航文化,弥合通航发展的“文化断层”。发展低空旅游还能使通航运营企业、地方政府和普通消费者都置身于此,实现行业间融合、产城融合,行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提升地方经济的质量。与通航产业园区所带来的两头市场在外的“飞地经济”相比,低空旅游更易于形成的“内循环经济”,通过当地消费群体来支撑业务的开展。
价格仍是制约我国低空旅游的一堵墙
  国外的空中游览已经发展成熟,且价格亲民,因此能保持良好的运营状况,像纽约、东京等城市,低空旅游本身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而我国大多数地方开展的低空旅游,尚处于试水阶段,更多的是一种品牌宣传,真正靠低空旅游业务实现盈利的企业还非常少。
  由于低空旅游以游客为主要的消费市场,而游客是对价格非常敏感的群体,因此,我国低空旅游的整体价格仍高于大众的支出预期,导致低空旅游发展在国内还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尽管一些企业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如三亚亚龙通航、敦煌飞天通航等企业,通过选用运营成本较低的机型,如罗宾逊R44,能将游客单次体验的价格降到600元左右/人次,并开始建立可持续运营的商业模式;另一些企业推出特色旅游项目,如四川驼峰通航,在定价亲民的基础上推出一些特色娱乐活动,配合娱乐节目的拍摄等,但这些企业的空中游览业务也只能实现盈亏平衡,或亏损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