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有望迎来植保无人机“爆发”的元年。经粗略测算,未来该领域的市场容量有望超过1000亿。虽然市场蛋糕看起来很大,但吃起来并不容易。与巨大的潜在市场相比,当前的市场规模微乎其微,多数无人机企业并未真正扎进广阔的农村市场。
我国尚未发布行业标准。
除了行业标准问题外,还有许多技术难点需要攻克:载荷与续航技术待突破;农药研发与喷洒技术规范推进缓慢;作业稳定性有待大大提高等等。植保无人机的农业中生产也面临诸多问题:旋转翼容易造成人员伤害;电池、燃油意外起火;高浓度药液引起的人员中毒;超出限定作业区域等等。
除了产品的技术水平,与植保无人机低空低量高效施药所配套的施药技术,也是当前市场的短板,使用者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判别标准以确定在喷雾过程中所需要的雾滴粒径、雾滴沉积分布密度、农药浓度等施药参数。另外,植保无人机的维修及培训后市场也需同步搭建。近年来民用无人机逐渐兴起,全国各地均有植保无人机制造企业,但相关配套的产业链分布地区不均。
破局:5大推广策略来助阵
近几年,自从农用植保无人机推向市场后,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推广演示。综合来看,目前植保无人机市场主要有五大推广策略。
政企联合推广:由于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特殊性,单靠企业推广难度比较大,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投入,因此政府应适当引导和支持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研制和推广。
建立培训制度:无人机驾驶员的培养是农用植保无人机能得到广泛应用,整个行业得以健康、安全、快速发展的基础。为确保安全和使用效果,拥有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单位,应使用经过正规机构培训的无人机驾驶员来开展田间作业。
制定行业标准:目前,为了促进无人机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中国民航局已经下发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AC-61-FS-2013-20)及《关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民航发[2014]27号),规范了无人机驾驶员的管理,使无人机行业安全、健康发展得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