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飞首页 | |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登 录 注册
普通会员

道和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主营:飞行体验、飞行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资本青睐通航领域 产业园区建设爆发
新闻中心
资本青睐通航领域 产业园区建设爆发
发布时间:2016-11-11        浏览次数:1039        返回列表

    根据民航总局的预测,到2020年,国内通用航空市场需求总量约10000架,目前国内仅有约2000架,而且国内的通用航空飞机主要依赖进口,仅有少数机型由中航工业集团主导研制生产。

做了十年民航的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又对通航产业产生了兴趣。

近日,王正华出现在上海举行的一场江苏建湖航空产业推介会上,透露了要在建湖航空产业园投资的意向。


“我对通用飞机非常看好,两三年前就专门组织了一次调查研究,还派人到美国去参观,”王正华说,现在高铁已经非常热,相信未来民用的通用飞机也会有非常大的市场。

事实上在此之前,春秋航空已经与建湖航空产业园有所接触,洽谈利用公司的机务工程能力,为产业园中的一款AeroA T飞机提供维修保养的可能,而Aero AT飞机,则是艾雷奥特(江苏)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下称“艾雷奥特”)从波兰收购的通用飞机制造项目,艾雷奥特的董事长马海兵在收购波兰Aero AT飞机制造公司后,将这家公司的Aero AT系列飞机生产线搬到了中国,并开始在建湖县的一个产业园开始了飞机的制造和销售。

王正华和马海兵,只是最近几年看上通航产业的国内企业中的一员,随着2010年《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文件的颁发,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将通用航空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看中这一产业巨大蛋糕的资本,就已经开始暗潮涌动。

最近几年来,航空航天产业园就成为建湖县政府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不仅规划了10平方公里总投资150亿元的建湖航空产业园,还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从土地供应、厂房建设、设备补助、产品下线奖励、销售奖励、人才引进、培训补助等方面,对航空产业项目给予扶持。

而在江苏,除了建湖县,镇江、常州等都在打造航空产业园,不少地方政府看好发展通航的潜力,各地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

“现在省里对全省的航空产业园布局有统一的规划,我们也会注意区别定位错位发展,”江苏建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航空产业园)党工委书记肖汉宏告诉本报记者,建湖航空产业园已被认定为江苏省小型飞机先进制造业基地,初步规划了通航整机制造、航空设备制造、通航运营保障、航空研发培训、航空商业服务五大板块。

之所以看好通航整机制造,与目前国内通航市场的现状不无关系。根据民航总局的预测,到2020年,国内通用航空市场需求总量约10000架,目前国内仅有约2000架,而且国内的通用航空飞机主要依赖进口,仅有少数机型由中航工业集团主导研制生产。

目前,通过收购搬迁到建湖来的Aero AT飞机,已经组装下线并开始交付客户,建湖航空产业园的近期规划是,到2018年重点发展4-6座活塞通用飞机机型,并带动发展该类飞机的结构零部件制造。

就在刚刚举行的建湖航空产业推介会上,生产无人机的北京国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也与建湖航空产业园签约,计划将部分无人机生产线落户建湖。签约的还包括深圳赛荣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旋翼机整机制造项目,深圳华鹰金石航空服务公司的模拟器项目,江苏星华机场设备有限公司的航空集装器项目,浙江聚财源有限公司航空发展基金及机场运营项目,航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航空产业研究院项目。

深圳赛荣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龚劲军告诉本报记者,在公司的旋翼机生产制造项目立项后,他在全国各地看了很多场地和航空产业园,南到珠海、海南,西到阎良,北到沈阳、鄂尔多斯,东到温州等;有政府的、有私营的;但总的感觉是虚的多,实的少,规划的多,真正落地的少,而之所以选择落户建湖航空产业园,主要看中了产业园的起点高,建设配套全,持续服务的环境。

“目前已有12个项目落户航空产业园,包括全国机场设备行业前三强的天一公司,我们计划3年内引进实施航空产业项目40个以上,完成投入50亿元,总产值100亿元以上。”肖汉宏透露,除了整机制造,园区还将依托天一公司扩大机场地面设备的生产规模,开展航空装备研发,拓展机场空管设备制造;并拓展飞行保障、飞行培训(私照)、飞行器展销、航空文化博览和通航旅游、农林作业、应急救援业务等通航运营。

尽管没有人否认通用航空市场的潜力巨大,但目前我国的通航产业,依然处于发展初期,相关人才和配套都很稀缺。比如,有经验的人士一般倾向于留在更稳定的民航领域,民航的飞行员都不够用,飞通航的人就更难找,再比如,通航所用的机场和航油配套也都奇缺。

为此,建湖航空产业园也在进行相关配套的完善。据本报记者了解,建湖县的九龙口通用机场已开工建设,这也是江苏省首家县级通用机场。而江苏省首家航空产业发展研究院也已批准设立,希望集聚一批在国内、外航空产业从设计、咨询、制造、质量、适航取证、培训、维修等方面的专家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