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餐为什么没有出现差评?
如今,旅客在机上用餐时对航空餐的要求越来越高,评价也越来越苛刻。航空餐是什么?在众多的回复中,不难总结出,航空餐就是选料单调、毫无食欲、难吃的剩饭!航空餐似乎永远也跳不出种种恶评、差评,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料为何单调?
考虑到飞行途中可能会遇到颠簸,航空餐的肉类选择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无锋利骨刺”。原因是如果锋利的骨刺卡伤旅客,在高空飞行中很可能会影响航空安全甚至旅客的生命安全,所以就别指望在飞机上吃到红烧排骨、奥尔良鸡翅了。
螃蟹、虾爬子、带壳的蚬子等,它们的贝壳也是高空飞行的不安全因素,即使在大连海鲜最肥美最诱人的季节,它们也被禁止登机。在没有个性的食物里,牛肉和鸡肉块以及鱼肉块是排名前三的,所以从西方到东方的航空公司,大多采用这三样食物作为主菜。
蔬菜尽可能避开绿叶菜,而去选择胡萝卜、西兰花、彩椒、土豆等。因为从营养和卖相上来说,这些蔬菜都能在“千锤百炼”之后保持较好的品质,而绿色蔬菜经历一番“折腾”之后再登上飞机,变黄变蔫之后就很难令人下咽了。
切配水果则不能选择易被空气氧化水果,如苹果、香蕉。带有不良气味、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水果如榴莲和菠萝蜜也禁止配上飞机。
随着飞机升入高空,气压越来越低,胃肠道内的气体会发生膨胀,人在高空中的产气量是在地面的2~4倍。由于机舱空间有限,航空餐忌配容易产气的食物,如黄豆、萝卜等。
为何毫无食欲?
上面所说的原料选择被大大闲置,使得航空餐变得暗淡无色,降低食欲。此外,在飞行中,人味觉的变化是让乘客觉得航空餐难以下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德国科学家在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进行的一次模拟飞行试验验证了在高空飞行时,人对于甜味和咸味的感知程度下降30%。另外,机舱内干燥的空气影响乘客鼻腔内的嗅觉细胞,嗅觉变得迟钝,对于气味的感知度下降。如果再加上舟车劳顿、时差等原因造成的生物钟紊乱,味觉下降的比例将更大,这就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航空餐食令人索然无味。
为何是难吃的剩饭?
1981年,中国将全套美式厨房完全照搬了过来,5月2日,北京航食公司首次在中美直飞的航班上提供航空餐。在西餐中,冷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进行二次加热的只是部分主菜,而烤箱加热对于热狗、汉堡等西式餐点的口感影响并不会太大。但中式热食经过烤炉回炉后,菜品色香味都会流失一大部分,烤箱这样的加热方式显然不完全适合中式菜肴的烹调,30多年过去了这一点仍无法改变。
在航空餐制作的整个过程当中,不单要注重口味,更多是关乎安全,温度的控制非常严格,30℃左右是微生物繁殖最危险的一个温度。食品烹饪一定要达到81℃制作完成后的食物需快速降温至5℃以下,然后再运送到飞机上。所以,乘客在飞机上吃到的餐食是速冷后在飞机上二次加热的“剩饭”。相比饭店里现炒现吃,以口味赢得顾客的热菜,航空餐“难吃”也就不难理解了。
为了保证航空安全,保证旅客的人身安全,用于满足机上旅客食用的特殊餐食,它的第一要务是安全,与口味相比,安全更为重要。